- 首頁
- 德寧服務
- 技術交流
GB/T 14698-2017《飼料原料顯微鏡檢查方法》
前言
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 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 14698—2002《飼料顯微鏡檢查方法》。本標準與GB/T 14698—2002 相比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在本文中刪除了配合飼料的相關內容( 見2002 年版第1 章) ;
——對標準文本結構進行了調整;
——增加了石油醚脫脂處理方法( 見7.2.3)。
本標準由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76)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飼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武漢)、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康瑞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楊海鵬、郭吉原、劉賢榮、楊林、榮佳、朱正鵬、胡珍君、王虎、錢昉、姜曉霞。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 14698—1993、GB/T 14698—2002。
飼料原料顯微鏡檢查方法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飼料原料的顯微鏡檢查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飼料原料的顯微鏡定性檢查。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
GB/T 14699.1 飼料 采樣
GB/T 34269—2017 飼料原料顯微鏡檢查圖譜
飼料原料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1773 號)
3 原理
在顯微鏡下觀察被檢查物質的外觀形態、組織結構、細胞形態及染色特征等,比照GB/T 34269—2017,對其種類和品質進行鑒別和評價。
4 儀器
4.1 體視顯微鏡:可放大7~40 倍。
4.2 生物顯微鏡:可放大40~500 倍。
4.3 放大鏡。
4.4 標準篩:孔徑為0.42mm、0.25mm、0.177mm 的篩及底盤。
4.5 研缽。
4.6 點滴板:黑色和白色。
4.7 培養皿、載玻片、蓋玻片。
4.8 尖頭鑷子、尖頭探針等。
4.9 電熱干燥箱、電爐、酒精燈及實驗室常用儀器。
5 試劑及溶液
除另有說明,本標準所用的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GB/T 6682 規定的三級水。
5.1 四氯化碳。
5.2 石油醚:沸點30~60℃。
5.3 丙酮溶液(3 + 1) :3 體積的丙酮與1 體積的水混合。
5.4 鹽酸溶液(1 + 1) :1 體積鹽酸與1體積的水混合。
5.5 硫酸溶液(1 + 1) :1 體積硫酸與1體積的水混合。
5.6 硝酸溶液(1 + 2.5) :1 體積硝酸與2.5 體積的水混合。
5.7 碘溶液:稱取0.75g 碘化鉀和0.1g碘溶于30mL 水中,貯存于棕色瓶內。
5.8 茚三酮溶液5g/L :稱取0.5g 茚三酮溶解于100mL 水中,貯存于棕色瓶內,現用現配。
5.9 硝酸銨溶液:10g 硝酸銨溶于100mL 水中。
5.10 鉬酸鹽溶液:20g 三氧化鉬溶于30mL 氨水與50mL 水的混合液中,將此液緩慢倒入硝酸溶液(5.6) 中,微熱溶解,冷卻后與100mL 硝酸銨溶液(5.9)混合。
5.11 懸浮劑Ⅰ :稱取10g 水合氯醛溶解于10mL 水中,加入10mL 丙三醇,混勻,貯存在棕色瓶中。
5.12 懸浮劑Ⅱ :稱取160g 水合氯醛溶解于100mL 水中,并加入10mL 鹽酸溶液(5.4)。
5.13 硝酸銀溶液:稱取10g 硝酸銀于100mL 水中。
5.14 間苯三酚溶液20g/L :稱取2g 間苯三酚溶解于100mL 95%的乙醇中,置于棕色瓶內。
6 比照樣品
6.1 飼料原料比照樣品
按照《飼料原料目錄》中特征描述收集和準備比照樣品。
6.2 摻雜物比照樣品
搜集稻谷殼粉、木屑、花生殼粉、皮革粉等可能被用于充當摻雜物或摻假物樣品。
6.3 雜草種籽
搜集常與谷物混雜的雜草種籽。
7 試樣制備
7.1 取樣
按GB/T 14699.1 采樣,抽取有代表性的飼料樣品,用四分法縮減取樣到檢查所需量。試樣在常溫條件下儲于具塞玻璃瓶中或密閉的樣品袋內。
7.2 試樣前處理
7.2.1 篩分
根據試樣粒度情況,選用適當標準篩(4.4),將最大孔徑篩置最上面,最小孔徑篩置下面,最下面是篩底盤。將四分法分取的試樣置于套篩上充分振搖后,用小勺從每層篩面及篩底各取部分試樣,分別平攤于培養皿中。必要時試樣可先經石油醚、丙酮、四氯化碳處理后再篩分( 按照7.2.3、7.2.4和7.2.5 處理)。
7.2.2 顆?;驁F粒試樣處理
取數粒于研缽(4.5) 中,用研桿碾壓使其分散成各組分,但不應將組分本身研碎。初步研磨后過孔徑為0.42mm 篩。根據研磨后飼料試樣的特征,依照7.2.3、7.2.4 和7.2.5 進行處理。
7.2.3 石油醚脫脂處理
油脂含量高或粘附有大量細顆粒試樣( 如:魚粉、肉骨粉、膨化大豆等飼料原料樣品),取約5g 試樣置于100mL 高型燒杯中,加入50mL 石油醚(5.2),攪拌10s,靜置沉降,小心傾析出石油醚,待樣品表面石油醚揮發后,置于干燥箱(4.9) 中在約70℃開門烘10min 或在通風柜內吹干,取出冷卻至室溫后將樣品置于培養皿(4.7) 內待檢。
警告:此步驟需在通風的環境或通風柜內操作,注意防爆炸、防燃燒。
7.2.4 丙酮處理
因有糖蜜而形成團塊結構或水分偏高模糊不清的試樣,可先用此法處理。取約10g 試樣置100mL 高型燒杯中,加入約70mL 丙酮溶液(5.3) 攪拌數分鐘以溶解糖蜜,靜置沉降。小心傾析,用丙酮溶液(5.3) 重復洗滌、沉降、傾析兩次。稍揮干后置60℃干燥箱中20min,取出于室溫下冷卻。
警告:此步驟需在通風的環境下或通風柜內操作,注意預防有機溶劑中毒。
7.2.5 四氯化碳浮選處理
取約10g 試樣置于100mL 高型燒杯中,加入約90mL 四氯化碳(5.1),攪拌10s,靜止2~5min。待上下分層清晰后,將漂浮在上層的物質用勺撈出或采用傾析過濾法分離出,待表面浮選劑揮發后,置于干燥箱(4.9) 中在(70±2)℃烘10~20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后將樣品置于培養皿(4.7) 內待檢。另將沉淀物倒出放入培養皿(4.7)內,待表面浮選劑揮發后,置于干燥箱(4.9) 中在(70±2)℃烘10~20min,取出冷卻至室溫后將樣品置于培養皿(4.7) 內待檢。必要時可將漂浮物、沉淀物過篩。
警告:此步驟需在通風的環境或通風柜內操作,注意預防有機溶劑中毒。
8 檢查步驟
8.1 感官檢驗
將50~100g 試樣攤放于白紙上,在充足的自然光下對試樣進行感官檢查,檢查者以視覺、觸覺直接檢查試樣。
仔細識別試樣標示物質的特征,檢查有無摻雜物、熱損傷、蟲蝕、活昆蟲、雜草種籽及霉變等情況,手捻試樣感覺其硬度大小及其是否含有裹雜物。
必要時用比照樣品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對比。對可疑物可利用放大鏡(4.3)進行辨認。
8.2 體視顯微鏡檢查
將上述攤有試樣的培養皿置體視顯微鏡(4.1) 下觀察,光源可采用充足的散射自然光或用閱讀臺燈( 要注意用比照樣品在同一光源下對比觀察),用臺燈時入照光與試樣平面以45°為好。
立體顯微鏡上載臺的襯板選擇要考慮試樣色澤,一般檢查深色顆粒時用白色襯板;查淺色顆粒時用黑色襯板。檢查一個試樣可先用白色襯板看一遍,再用黑色襯板看。
檢查時先看粗顆粒,再看細顆粒。先用較低放大倍數,再用較高放大倍數。
觀察時用尖鑷子撥動、翻轉,并用探針觸探試樣顆粒。系統地檢查培養皿中的每一組分。
為便于觀察可對試樣進行茚三酮試驗(9.2.6)、間苯三酚試驗(9.2.7)、碘試驗(9.2.8) 等。在檢查過程中以比照樣品在相同條件下,與被檢試樣進行對比觀察,或參照GB/T 34269 進行對比觀察。
記錄觀察到的各種成分,對不是試樣所標示的物質,若量小稱為雜質,若量大,則稱為摻雜物。應特別注意有害物質。
8.3 生物顯微鏡檢查
將體視顯微鏡下不能確切鑒定的試樣顆粒及試樣制備時篩面上及篩底盤中的試樣分別取少許,置于載玻片(4.7) 上,加兩滴懸浮液Ⅰ (5.11),用探針(4.8) 攪拌分散,浸透均勻,加蓋玻片,在生物顯微鏡(4.2) 下觀察,先在較低倍數鏡下搜索觀察,然后對各目標進一步加大倍數觀察。與比照樣品進行比較。取下載玻片(4.7),揭開蓋玻片,加一滴碘溶液(5.7),攪勻,再加蓋玻片,置鏡下觀察。此時淀粉被染成藍色到黑色,酵母及其他蛋白質細胞呈黃色至棕色。如試樣粒透明度低不易觀察時,可取少量試樣,加入約5mL 懸浮液Ⅱ (5.12), 煮沸1min,冷卻,取1~2 滴底部沉淀物置載玻片(4.7) 上,加蓋玻片鏡檢。
9 鑒別方法和鑒別實驗
9.1 主要無機組分的鑒別
將干燥后的沉淀物(7.2.3、7.2.4和7.2.5) 置于孔徑0.42mm、0.25mm、0.177mm 篩及底盤之組篩上篩分,將篩出的四部分分別置于培養皿中,用體視顯微鏡檢查,動物和魚類的骨、魚鱗、軟體動物的外殼一般是易于識別的。鹽通常呈立方體;石灰石中的方解石呈菱形六面體。
9.2 鑒別試驗
9.2.1 觀察方式
鑒別試驗可用肉眼或體視顯微鏡觀察。
9.2.2 硝酸銀試驗
夾取未知可疑物顆粒2~5 粒置于點滴板(4.6) 上,滴加2 滴硝酸銀溶液(5.13),觀察現象:
——如果生成白色晶體,并慢慢變大,說明未知顆粒是氯化物;
——如果生成黃色結晶,并生成黃色針狀,說明未知顆粒為磷酸鹽;
——如果生成能略為溶解的白色針狀,說明是硫酸鹽;
——如果顆粒慢慢變暗,說明未知顆粒是骨。
9.2.3 鹽酸試驗
夾取未知可疑物顆粒2~5 粒置于點滴板(4.6) 上,滴加2 滴鹽酸溶液(5.4),或夾取可疑物3~5 粒置于50mL 燒杯中加入5mL 鹽酸溶液(5.4),觀察現象:
——如果劇烈起泡,說明未知可以顆粒為碳酸鹽;
——如果慢慢起泡或不起泡,則該試樣還應進行鉬酸鹽試驗(9.2.4) 和硫酸試驗(9.2.5)。
9.2.4 鉬酸鹽試驗
夾取未知可疑物顆粒2~5 粒置于點滴板(4.6) 上,滴加2 滴鉬酸鹽溶液(5.10),觀察現象。如果在接近未知可疑顆粒的地方生成微小黃色結晶,說明未知可疑顆粒為磷酸鹽、磷礦石或骨( 所有磷酸鹽均有此反應,但磷酸二氫鹽和磷酸氫二鹽可用硝酸銀鑒別)。
9.2.5 硫酸試驗
夾取未知可疑物顆粒2~5 粒置于點滴板(4.6) 上,滴加2 滴鹽酸溶液(5.4)后,再滴入2 滴硫酸溶液(5.5),如慢慢形成細長的白色針狀物,說明未知可疑物顆粒為鈣鹽。
9.2.6 茚三酮試驗
夾取未知可疑物顆粒2~5 粒置于50mL 燒杯內,滴加5~7 滴茚三酮溶液(5.8) 浸潤未知可疑顆粒,水浴加熱到(80±5)℃,如未知顆粒顯藍紫色,說明未知可疑物顆粒含蛋白質。
9.2.7 間苯三酚試驗
取試樣1~2g 于50mL 燒杯內,滴加10~20 滴間苯三酚溶液(5.14) 浸潤樣品,放置5min,滴加5~10 滴鹽酸溶液(5.4),若呈深紅色,則試樣中含有木質素。
9.2.8 碘試驗
夾取未知可疑物顆粒2~5 粒置于點滴板(4.6) 上,滴加2 滴碘溶液(5.7)到可疑物顆粒上,如呈藍紫色,則可疑物含有淀粉;也可取樣品5~10g 置于100mL 燒杯中, 加入80mL 水,電爐(4.9) 上煮沸后取下,靜止2min后滴加5mL 碘溶液(5.7),如溶液變成藍色,則樣品中含淀粉類物質。
10 結果表示
結果表示應包括試樣的外觀、色澤及顯微鏡下所見到的物質,并給出所檢試樣是否與送檢名稱相符合的判定意見。
來源:GB/T 14698-2017《飼料原料顯微鏡檢查方法》